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在线
推动校园足球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所在
   “2017年,校园足球将提前完成2万所特色学校的建设任务,按照每所学校1000人的规模计算,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将达2000万,初步实现校园足球扩大足球人口的目标。”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3月7日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2017年两会E政录直播访谈,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侃侃而谈,用翔实的数据,道出了教育部门牵头校园足球以来的工作进展和成效。

  “经过2年多的探索,目前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已达1万3千多所、校园足球试点县69个,校园足球普及水平大为提高。”在王登峰看来,发展校园足球既是学校体育的突破口,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之所在。

“体育本身就是德育,不仅可以促进智育,还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所以德智体美四育是相互交融的。但体育的功能过去被忽视了,现在要把它回到根本的位置上来,真正成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王登峰认为,校园足球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水平,掌握一项运动技能;还能通过参赛磨炼意志体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少年。

为什么是足球?“足球作为体育的重要项目,跟其他项目比更具有代表性,而且在全世界最普及。”王登峰解释,“中国学生在全世界是上体育必修课最多的,从小学到大学加起来有14年,但很多人竟然连一个运动项目都没学会,所以我们的学校体育需要改革。选择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不仅因为足球运动本身,还因为大家都很关注足球,而且中国足球水平比较落后,要提高中国足球水平,必须从娃娃抓起,让更多孩子参与到足球中去。”

不少家长担心踢足球会影响孩子们的成绩,但在王登峰看来,踢足球不仅不会影响成绩,反而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以青岛市一所实验小学为例:2个足球实验班每天下午训练2小时足球,每周比普通班多上10小时的足球课。“但到年终期末考时,两个实验班的平均成绩都要高于普通班。”

“近年来,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也建立了校园足球队,在文化成绩满足条件的基础上,学习好、踢球又好的孩子完全有机会进入清华北大。”王登峰说。

发展校园足球,面对师资、场地的短板,王登峰一一道来:2年来,教育部共组织培训全国中小学校长、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等3万余名,聘请了115名高水平外籍足球教师到国内中小学任教。2016年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联赛,完成了20项校园足球高中和高校联赛,比赛场次952场,7500余名学生参加……

2年来的实践,也让王登峰感到,发展校园足球最大的困难还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是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基石,而体育是教育的基石,没有体育就没有身心健康,也很难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而我们的家长、校长常常是从应试的角度而不是从综合素质的角度看体育,尚未将体育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王登峰说。

对于2017年的工作,王登峰介绍,一方面将积极构建“特色学校+试点县(区)+改革试验区”为一体的立体推进格局,完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遴选机制,争取提前完成2万所建设目标。同时完善考核评价与管理办法并实施督查,完成对现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摸底普查工作,建立退出机制。此外,在继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完善校园足球的教学体系;拍摄完成360集的校园足球的教学视频,使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年级、每一节足球课都有相应的课程指导;在全国建设6—8个教练员培训基地,争取在为每一所特色学校培训一到两名地级及以上的教练员,推动学校教训水平和竞赛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的完善四级联赛和选拔赛体系;配合各地做好校园足球场地的建设和修缮的问题,到2020年实现在校园内建成4万片足球场地。(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记者 董鲁皖龙 李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