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在线
家长后顾之忧如何解除

■“双减”在行动 记者观察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在整治行业乱象的同时,也引发了家长群体的广泛关注。目前,一些家长仍然存在教育焦虑情况,市场需求仍在,会不会造成“私教”盛行、有“补差”需求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家长培训是否有必要,成为家长关心的问题。

校外补课与学生学业成绩相关性不大

教育部于9月8日发布了《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列举了“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7类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形态,并明确指出,“一经发现,坚决查处”。

虽然国家重拳出击,但仍有一些家长表示了担忧,“孩子不上培训班,学习成绩落下怎么办?”“孩子的学习需求如何满足?”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认为,“私教”“拼客”“住家家教”等现象是“双减”政策落地后,短期内供需杠杆失衡所致,随着校内课后服务的丰富和校外培训监管的推进,将逐渐回归常态化,不必过分担心。

通过校外补课是否能够提高成绩?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PISA测试表明,校外补课与学生学业成绩相关性并不大,也就是说补课并不是有效提高孩子成绩的办法。

今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刘红云教授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报告全面梳理团队7年多来在181个区县的2638所小学、1322所初中和140所高中采集到的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结果,其中包括补课时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情况。报告认为,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参与校外补课反而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每周参与校外补课时间越长,他们的学业成绩出现了不增反降的现象。

为什么校外补课与提高成绩无必然关联?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张月(化名)认为原因有三:其一,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主观幸福感越低,这将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主动性恰恰是提升成绩的关键因素。其二,校外培训机构采用的教学模式往往是研究题型规律,辅之以题海战术。这就导致学生陷入刷题怪圈,思维逐渐固化,难以应付越来越灵活的考试题目。其三,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学生就要保持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制力和专注度,而这些能力是很难通过校外补课训练出来的,必须依靠校内学习和家庭环境的长期养成。

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副校长沈磊认为,“双减”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角色。孩子的作业和在校完成作业的时间都会有所调整,那么回家后的自由时间肯定增多,取消校外培训会进一步增加空余时间,家长应该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上来。

学生学习重心应放在校内学习上

暑假期间,收到英语培训班教师发来的停课消息后,陈先生陷入纠结:“我非常赞成‘双减’政策,但是孩子基础差,希望通过暑假将成绩追上去。我很担心这个暑假‘荒废’了。”

像陈先生这样希望通过校外培训机构“补差”而非“培优”的家长也不在少数。针对这些家长的疑问,“双减”政策在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使校内服务提质增效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确保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所以学习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校内学习上。

为实现校内教育的“减负提质”,各地纷纷出台举措。以北京为例,在校内“减负提质”的具体举措上,北京提出,一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包括统筹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等;二是要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包括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完善线上公共教学平台,打造“双师课堂”等;三是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包括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比例促进干部教师在区域内流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等。

上海在作业改革上作出了部署,着力健全作业管理制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分类控制作业总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建立作业监督机制、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强调要促进教、练、考一致,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五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张月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校内学习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尤为重要,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精益求精,让需要弥补不足的学生迎头赶上。

她还详细列举了几条举措:“首先,学校会优化细化教师的答疑时间和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养成问问题的习惯,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有针对性地增加不同梯度难度作业的布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选择地完成作业,查漏补缺,绝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但也能满足有额外学习需求的同学;最后,通过家校结合的模式鼓励同学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同学们互帮互助,取长补短。”

乌鲁木齐第十二中学副校长卞春龙从宏观层面介绍了学校将如何打造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我们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精心制定作业管理方案,包括将作业纳入教研体系、控制作业总量、建立负面管理清单等,以此来为学生减负。二是制定课后服务方案,满足孩子的多样化需求,把孩子吸引回学校。通过这两方面,不仅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全面发展,多种素质综合养成。”

给予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

8月12日,一则“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的消息在家长群“炸开了锅”,并登上了热搜。当天晚些时候,新东方北京学校发布说明表示,该课程并非首次推出,父母智慧馆主要为家长提供各类家庭教育的讲座和课程,帮助父母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当前,正值“双减”政策落地时期,不少家长表示非常疑惑:“培训家长有必要吗?难道要把原来对孩子的培训转变为对家长的培训,让家长去教孩子吗?”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校外培训机构所声称的“优质父母培养”并不可取。“机构自身需要摆脱功利心态,如果以功利心态对待家庭教育指导,那就不是培养‘优质家长’,而是制造‘打鸡血’家长。这和国家所倡导的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双减’精神均是背离的。”

但另一方面,熊丙奇也肯定了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如果能给予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这可以引导家庭摆脱焦虑,理性对待孩子的成长。显然,对家长进行这样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教育培训是必要的。”

在倪闽景看来,家长需要一次教育观念的新启蒙。这几年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情况比较突出,如果家长观念不转变,学校减少作业量,家长会自己布置作业给孩子;校外培训机构严格监管了,家长就会转向家教和团课,如果这样,“双减”工作就会大打折扣。

倪闽景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形成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积极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动员学校和全社会力量,创设更多主动学习、休闲的空间和机会,为孩子们和家长提供更充分的多样化服务,让家长没有后顾之忧。

作者:本报记者 刘博智 见习记者 张赟芳

《中国教育报》2021年09月18日第1版 版名: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