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在线
学科类培训再难“披马甲”

符合以下特征即判定为学科类培训

■ 培训目的以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导向,主要为提升学科学习成绩服务

■ 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内容

■ 培训方式重在进行学科知识讲解、听说读写算等学科能力训练,以预习、授课和巩固练习等为主要过程,以教师(包括虚拟者、人工智能等)讲授示范、互动等为主要形式

■ 结果评价侧重甄别与选拔,以学生学习成绩、考试结果等作为主要评价依据

本报北京11月15日讯(记者 林焕新)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项目鉴别工作,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结果评价等维度明确了鉴别依据,要求坚持统筹协调,加强主管部门之间横向配合、地区之间协调推进,坚持“一盘棋”,避免在实践中出现“低洼区”“空白区”“矛盾区”,并完善了相关制度建设。

如何判定校外培训项目是否属于学科类培训?鉴别出现困难争议怎么办?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如何鉴别学科类培训?

四个维度的依据提升鉴别精准度

什么是学科类培训?

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提出对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这为各地落实“双减”工作提供了必要指导。

而《指南》从四个维度提供了鉴别依据。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培训项目符合以下特征,即判定为学科类培训。”

一是培训目的,以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导向,主要为提升学科学习成绩服务;二是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内容;三是培训方式,重在进行学科知识讲解、听说读写算等学科能力训练,以预习、授课和巩固练习等为主要过程,以教师(包括虚拟者、人工智能等)讲授示范、互动等为主要形式;四是结果评价,侧重甄别与选拔,以学生学习成绩、考试结果等作为主要评价依据。

在具体操作中,《指南》提出的判定方法将有效提升鉴别工作的精准度。

比如,近几个月困扰许多家长、教师的“英语阅读”“古文鉴赏”等课程是否打了政策“擦边球”,便可据此判断。

作为“双减”工作首批试点市,上海市提供了参考案例。某机构对“英语阅读与表演”项目提出鉴定申请。专家组根据机构提供的培训材料、课件等材料,结合鉴定指标中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结果评价等维度进行综合判断后,认为该项目以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为目的,强调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英语能力,并以英语词汇、语法的学习为主要内容,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科内容重合。同时,学生主要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跟着教师反复操练,强化记忆英语词汇与语法。因此鉴定其属于学科类。

类似的还有某机构的“古文鉴赏课”。专家组综合判断后认为,培训内容包含了很多汉语拼音和字词的学习,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内容重合。以教师带读、学生跟读为主要形式,以文字、拼音等的讲解、重复练习为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复诵读经典诗文,机械记忆相关知识点。因此鉴定该项目属于学科类。

怎样确保鉴别工作科学性?

建立专家鉴别制度,依靠专业力量一案一判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把“科学严谨”作为基本原则。这无疑是针对实际鉴别工作具有复杂性、学科专业性的特点而强调的。

“《指南》特别要求各地建立专家鉴别制度,依靠专业力量,确保鉴别工作的科学性。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管理需要,组建专家组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无法直接判断的培训项目开展分类鉴别,作出鉴别决定。鉴别专家组应包括相关学科、课程、教学等方面专家,具有代表性。”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在实际开展鉴别工作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专家组可通过资料审查、实地查看、课堂观察、人员访谈等多种方式,综合研判培训目的、内容、方式、评价等具体情况,一案一判,提出培训项目属于“学科类”或者“非学科类”的鉴别意见。

记者了解到,一些省份已进行探索。

广东省教育厅针对鉴定过程中多学科交叉、专业跨度大等难点,专门组建“T形”知识结构的鉴定研究专家组,在横向上对跨界10多门学科都有覆盖,在纵向上对相关领域进行深入专攻,力求鉴定工作从严规范、科学严谨。

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些营利性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出现了一批学科和非学科混合型项目,加大了鉴别难度,广东省鉴定研究专家们提出了多个定性、定量组合指标,大大提升了鉴定科学性。

以“培训内容”指标为例,专家明确提出,项目培训内容在“学科类培训项目培训内容范围”比例>50%,视为具有学科类别属性特征,即作出学科类鉴定结果;培训内容在上述范围所占比例≤50%,则暂不视为具有学科类别属性特征,待其他指标衡量比较后作进一步鉴定。

“采用量化鉴定标准后,在内部测试过程中,基本没有再出现不同鉴定人使用同一鉴定标准后,产生不同判别评价的情况。”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

鉴别出现困难争议怎么办?

建立分级指导机制,加强动态指导和规范

近日,“口语表达训练”课程向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有关部门递交了鉴定申请。该课程培训目的与培训内容与现行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有重合,培训方式以班级授课、集中培训为主,这些与学科类培训项目的特征相吻合,但评价方式以实践性、创造性等活动为主要过程,符合非学科类培训项目的特征。

那么,该课程该如何判定属性?

区级专家组难以给出鉴定结论,决定将此课程提交至市级学科鉴定专家组,作进一步鉴定。市级、区级学科鉴定专家组联合再次对“口语表达训练”进行审核鉴定。市级专家组认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目标基本一致;教学知识点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相似度过高,部分篇目相同;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解、练习、品味、感悟、对话等,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训练和说话训练方式基本相同;评价标准也基本一致。最终,专家组一致认定该课程属于学科类课程。

这样的鉴定方式,在《指南》中得到了明确。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指南》明确提出各地要建立分级指导机制,以加强动态指导和规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本地分类鉴别工作进行统筹,对地方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及时跟进指导和纠正,避免出现同类培训项目在不同地区给出差异鉴别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出现鉴别困难或争议较大,则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提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研究裁决。同时,各地要注重典型案例研究积累和信息互通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的主管部门不同,对于分类边界的把握在实操中可能出现偏差,此前出现了个别“低洼区”“空白区”“矛盾区”。

“对此,《指南》专门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可协助其他主管部门提供分类鉴别意见,并对‘学科类’鉴别有最终决定权,从而避免出现个别‘钻空子’的情况。”该负责人说。

作者:记者 林焕新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16日第1版 版名: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