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在线
专家解读“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师范生要树立终身从教意识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指出,在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改革基础上,继续在有关高等学校师范生中开展免试认定改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检索发现,早在2020年8月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就提及“推进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改革,促进师范毕业生从教就业”。针对部分网友提出的“此次改革是否会降低教师准入门槛”,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认为,这其中还是存在一个辩证的关系。

在王鹏看来,如果高校在资格评定的时候秉承好一定的公允性,做好自查工作,相关监管机构转向评定高校,这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这次改革的优势。而且,现有的信息化技术已经能够实现认证,相关的管理技术能力、治理水平与改革所需的标准相匹配。

江南大学副教授、教育政策学博士田贤鹏认为,此次改革的最大亮点在于扩大了高校的教师资格认定自主权限,将教师资格认定的组织权限由教育行政部门转移到高校,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在教师教育中主体地位的尊重。至于未来是否会降低教师准入门槛和教学质量,需待政策进一步落地实施后观察,但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高校的自主认定标准和程序是否科学有效;二是改革的政策配套措施是否完善。

记者注意到,《通知》指出,在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实施免试认定改革的基础上,根据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审核结果,划定本次免试认定改革的范围。其中,2017年及以前加入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省份的高等学校相关师范类专业,自2022年起可以参加免试认定改革。

红狮国际教育高级顾问万云指出,免试认定改革总体有利于缓解我国中小学教师供需矛盾,要注意到教师资格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学实践,免试认定并不是只要是师范生就能被认定,更需要从申请材料,综合性评价等方面加强对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质量的提升。

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通知》的印发意味着为符合条件的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开了“绿灯”。在畅通就业渠道的同时,需要他们具备什么能力和素质呢?

“整体而言,现在缺的不仅仅是教师数量,主要是缺质量好的老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老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要热爱教育,要有教育感,要和学生的教育交往顺畅。“当然,教师还要有反思能力,不能简单地搬运知识,而是要育人。”

曾任职于杭州余杭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陶华坤认为,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为师范生从教就业提供了方便,但也意味着要增强师范生终身从教的专业意识,提升从教的能力。

“建议高校加强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教育,重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增强岗位的适应性;提升高校的质量意识、重视质量教育,努力提升师范生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能力;强化师范生的专业意识、岗位能力要求,树立终身从教的良好奉献精神。”陶华坤说。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