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内资讯
牛春明:传播孝文化 让爱生生不息

   用世俗的标准来看牛春明,他无疑是个成功的人。从一辆自制的三轮车卖书起家,到现在拥有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图书民营企业;他也从一个一无所有的苦孩子,成长为一家大型文化企业的老总。


  用不那么世俗的眼光来看牛春明,他又是个超然于成功之外的人。他低调,温和,质朴,生活简单,鲜有应酬,仿佛世间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事与他无关。他心心念念想做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读书,另一件是传播孝文化。他说把这两件事做好了,此生无憾。


  5月11日,在他满屋图书生香的办公室,我们的话题由此聊起。

 


传播孝文化  让爱生生不息

记山西唐文公司董事长、“唐文情·孝文化”读书会会长牛春明


 

 

▲牛春明和母亲在一起。


  勤奋坚韧
从苦孩子到文化企业老总


生于1960年的牛春明是地道的苦孩子出身。


从小他听父亲讲,1939年的一场大水冲走了河南老家肥沃的农田和茂盛的庄稼,一个殷实之家一夜间陷入困顿。1955年,为求生计,父亲一头挑着被子,一头挑着大姐,后面跟着母亲和大哥,一步一步踏上太行山,来到长治郊区,从此在化家庄安下身来。


当时一家四口栖身在牛圈里,靠着父亲开荒种地维生。牛春明的父亲是个特别勤快的人,也是靠着他的勤勉努力,一家人的小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12岁那年,牛春明到一个同学家玩。同学家的藏书特别多,他借了本《镜花缘》,回家读得废寝忘食,忘了周遭一切。这是他平生读到的第一本课外书,这本书为他打开了一个崭新神奇的世界,从此他与书结缘。很长一段时间,他的人生理想是当一名新华书店的营业员。


高中毕业后,他务过农,开过拖拉机,办过砖厂、线材厂。1991年,他改造了一辆三轮车,开始走街串巷卖书。次年,他在二轻商场租了一个橱窗经营书籍,最多时经营着7个零售店。之后,他又开始做图书批发,并涉足出版业。2006年,牛春明厚积薄发,建起唐文图书大厦,成立了山西唐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我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图书民营企业。


从一辆三轮车到如今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经营2万余种近千万册图书的唐文图书大厦,从一无所有的农家娃到如今兼涉图书批发、零售、出版的企业老总,牛春明凭借勤奋努力,坚韧执着的精神,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牛春明被授予长治市第四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互敬互爱
好家风激励成长融入血液


回首来路,牛春明坦言,自己家中那份勤奋坚韧、吃苦耐劳、善良淳朴,以及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彼此尊重,特别是长辈对晚辈体恤关爱,晚辈对长辈孝顺敬重的家风不仅激励着自己成长前行,影响着自己做人做事的态度方法,更随时光融入到血液中,烙印在生命里,成为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父亲是个特别勤快的人。”牛春明回忆说,当年全家逃荒到长治一无所有,全靠着父亲四处做长工短工,开荒种地,才生活下来,而且日子越过越好。他父亲还是个特别孝顺的人,虽然常年在外,但每年只要到了收小麦、收秋时节,一定要回老家看望奶奶,帮忙干活。平时稍攒点钱,也总要想方设法给奶奶送回去。


父亲去世后,母亲对奶奶更加体贴孝敬,给老人捎钱,看望照顾,只要有好吃的,总要留给奶奶吃。长这么大,牛春明从没见过母亲和奶奶红过脸。


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牛春明和兄弟姐妹们。母亲瘫痪在床12年,兄弟姐妹、侄儿侄女争相伺候,毫无怨言。牛春明更是想尽办法让母亲高兴,每天下班回家,四五十岁的他把两手举在头顶学着小兔子的模样,一蹦一跳地进入母亲房间,又是唱歌又是说笑话,逗母亲开心。


牛春明的行为同样影响着他的家人。他大哥患病十五六年,大嫂贴身照顾,相濡以沫;大嫂生病住院,侄儿每天为大哥洗脚穿衣服,照顾得舒舒服服。大侄女还特意买了一套单元房,把父母接来居住,免去在老宅院烧锅炉之苦,让父母温暖过冬。


  

▲“唐文情·孝文化”读书会的活动室“德风堂”。


  传播孝道
从家族传承到全社会推广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牛春明认为,孝敬老人既是作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孝心传递,能汇聚成流,让爱生生不息,也会让社会更加和谐与美好。也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牛春明逐渐成为一名孝文化的传播者,并由最初在家族中传承孝道发展到在全社会推广孝文化。


唐文图书大厦落成后,一楼到二楼共有24根柱子,牛春明让人在每根柱子上贴一幅二十四孝图,希望来买书的人耳濡目染,受到影响。后来,他认识了一位画漫画的朋友,他又请这位朋友从二十孝图中选出一部分,以漫画的形式印在出版物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孝文化。


2013年,牛春明被授予长治市第四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表彰他12年如一日知孝行孝,并在社会大力弘孝的精神。


2015年8月,“唐文情·孝文化”读书会正式成立,牛春明任会长。他希望以孝文化为出发点和支撑点,借助读书会这个平台“传播孝道正能量弘扬读书好风气”,以点带面助力全市文化建设。他投资80万元,把唐文二楼的一个房间精心装修成读书会的活动室,取名德风堂;又把四楼的大会议室建成读书会的公益讲堂。


读书会成立近3年来,各类读书活动做得风生水起,目前,已发展会员2000余人,举办各类讲座500余期,直接参与活动人数达5万余人次,在社会反响良好。


  

▲牛春明向记者展示孝文化图书馆的藏书。


  传承创新
让新时代孝文化生生不息


2016年,唐文公司筹建了孝文化图书馆,目前收藏包括孝文化在内的各类图书数百册,其中包括一套清末的《二十孝读唱本》、一套民国早期的四条屏《二十四孝图》,还有一本日本早期出版的《孝经》。牛春明的理想是把这个图书馆建成全国最大的孝文化图书馆。


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甚至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对于孝的理解也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传统孝道中那些封建、过时的思想,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着力建立长辈与晚辈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的平等孝道观。


对此,牛春明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希望传播一种新时代的孝文化。为此他积极组织有关专家对孝文化进行研究、挖掘和艺术创作,为“孝”这一传统美德注入新的社会活力,使得孝道文化以更现代和更贴近生活的新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同时,以孝文化图书馆为载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建新时代的孝道文化,促进公众知孝、行孝,知行合一,孝亲敬老,以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作为上海辞书出版社学生辞书唐文编纂中心主任、中国辞书学会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委员,牛春明主持策划了大量辞书出版。他在许多辞书的后面加印了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


“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教父母学会上网……”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二十四孝”既是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传统孝文化的创新。


牛春明希望孝文化如一粒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随风生长,代代传承,与爱相随,生生不息。


(长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