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明娟
互联网时代必须要跳出原来的媒体思维,要敢于善于用社会资源来打造精品,《中原藏珍》正是大河网摒弃闭门造车、坚持开门办网,联合河南博物院把优质文物资源与大河网的媒体渠道打通的典型之作。
由大河网联合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融媒栏目《中原藏珍》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大河网多媒体编辑部总监娄恒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中原藏珍》的成功是大河网准确掌握“四全媒体”的特征、牢牢把握“内容为根本、技术为支撑”推进媒体高质量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
融文物故事 打造文化IP
2019年,大河网与河南博物院商定共同打造一档融媒体文化栏目,用短视频讲述文物故事、展示厚重历史。该栏目要顺应新媒体的时代浪潮,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走创新之路,打造独有的文化传播特色,并形成河南的文化IP。
就这样,《中原藏珍》问世了,网友坐在家里、在手机上就能与文物零距离“对话”,感受河南多彩文化魅力。
“作为《中原藏珍》的主创之一,我对当时初开栏目的场景记忆犹新。”娄恒介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领导亲自督战,通过网络手段对产品包装升级,利用声光电技术,深挖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在色彩选配上既要体现古色古香,又要符合现代审美,最终形成专栏。
而今《中原藏珍》已突破百期,成为网友了解中原文明不可替代的窗口。“它从大河网发出,传播到微博、今日头条、‘学习强国’等多个平台,整个创作过程让我们对‘四全媒体’重要论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娄恒说。
从2019年3月到现在,大河网对《中原藏珍》全程跟进,从第1集武则天金简在全国两会期间播出时引发的轰动,到第100集雕漆云龙纹圆盒的推出为第一季节目画上完美的句号;从原来2分钟的短视频,到推出10分钟以内《中原藏珍·讲述》系列长视频,再到尽可能展现更多文物资源而推出的《中原藏珍·鹰蕴》系列短视频,大河网都在适当的节点通过栏目发布消息、视频,推出多媒体海报等,不断在公众中强调《中原藏珍》IP。
聚焦短视频 采用新手段
作为融媒体专栏,《中原藏珍》不再拘泥于简单的图文,而是用短视频形式,采用AR、3D扫描等技术手段,既对准了时下的传播风口,又体现了全息媒体的意义。
作为《中原藏珍》视频制作人之一的王文析说:“我们拍摄设备采用专业4K电影机、电动智能轨道、摇臂等多种设备,多机位全方位拍摄。在后期制作软件上,采用先进的3D扫描技术,对文物进行全方位的信息采集,通过多种科技手段全面细致地展示了珍宝的全貌和细节,彰显出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永恒魅力,让沉默的文物‘活起来’。”
《中原藏珍》专栏的页面设计者韩雨松就专栏的视觉效果谈道,整个专栏主色调使用的是中国传统古典颜色浅黄棕色与酱色,目的是体现文物的厚重与神秘感。同时,专栏以动态的形式展示,体现了河南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中原文物的多样性,让人感觉沉稳中又不失新鲜感。专栏首屏大背景采用了文物四神云气图与黄庭坚书《幽兰赋》碑刻,在其之上又叠加了河南地图,既彰显文化厚重又突出了河南元素。在中原藏珍主题文字下面,增添文物实时滚动,‘中原藏珍’字体则是采用了隶书型字体,并在字体上制作了类瓷器纹理,更加增强了专题所表达的中原藏珍之意境。后半部分页面设计的所有元素均来自中原文物的动态信息图,使用文物旋转动态展示,让整体页面显得更加活泼,使文物“动起来”。
利用多平台 创新型传播
注重传播、开门办网,《中原藏珍》紧跟时代节拍,是对全员和全效媒体的一次成功探索。专栏视频除了在大河网首发外,《中原藏珍》还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等五大平台同步推出,并根据平台不同特点,组织分发语言,力求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性传播转化。
为了保持专栏的热度,大河网还把《中原藏珍》专栏带到全国两会、河南省两会,把《中原藏珍》的宣传片在河南代表团驻地播放。“好看”“转发了”“很美”“长见识了”“这视频做得喜欢极了”……在网络各大平台留言板上,关于《中原藏珍》系列短片的评论络绎不绝。
“互联网时代必须要跳出原来的媒体思维,要敢于善于用社会资源来打造精品,《中原藏珍》正是大河网摒弃闭门造车、坚持开门办网,联合河南博物院把优质文物资源与大河网的媒体渠道打通的典型之作。”娄恒告诉记者,媒体只有把自己融入社会,嫁接更多优秀的社会资源,融入媒体特性,才能有所突破,所以《中原藏珍》既是大河网和河南博物院的,也是广大网友的。
娄恒认为,媒体融合,在本质上是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扬弃”,而非替代关系。互联网没有新旧之分,只要能协调嫁接好更多优质资源,以开放、合作的心态拥抱网络,拥抱社会,结果一定是双赢的。《中原藏珍》备受网友认可就说明,只有坚持准确掌握“四全媒体”的特征并把它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守正创新、锐意进取,才能为媒体高质量融合赋能。